美联储:神秘的美元“印钞机”-36氪

“今天的美国人几乎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美联储的世界。”——罗杰·洛温斯坦,《美联储的诞生》

2024年9月18日,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,至4.75%至5%之间。这是美联储4年来首次降息,标志着美国货币宽松周期的开始。

美联储的一纸声明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复杂的连锁反应,各种角度的解读纷至沓来。从最浅层看,美联储降息会刺激国内消费,对出口美国市场的企业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订单。但降息通常也伴随着货币贬值,导致企业利润降低,原材料成本上涨。更深一层,美联储降息也将改变全球资本流向,对企业后续的战略选择和市场布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
这是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,更多实质性的影响可能要在一段时间后才会显现出来。企业要在尚不明朗的局势中准确捕捉到利弊的信号,做出预判,不如先厘清两个关键词:“美联储”和“降息”。

大多数现代经济体都有一个由政府授权的中央银行,而美联储的情况要复杂得多。

美联储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机构,而是一个体系化的系统。美联储全称为“联邦储备系统”(Federal Reserve System),由联邦储备委员会、12家地区联储银行和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组成。

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联储的核心管理机构,包括美联储主席、副主席和5位理事(时有空缺),主要指导美联储的运作并监督12个分支机构的活动。地区联储银行则为所在地区的商业银行提供服务,同时收集经济数据,并参与货币政策的执行。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制定与决策机构,通过投票负责决定联邦基准利率与货币供应。拥有投票权的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的7名成员和纽约联储银行主席,其他11家联储银行轮流分配剩余4票。上述降息的决定就是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做出的。

看起来,美联储与美国政府关系紧密,但实际上,美联储的12家地区联储银行的股东都是地区内的商业银行。从这个角度看,美联储实际上是一个由众多私人银行控股的机构。它独立于行政、司法、立法三权之上,是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的“混合体”,垄断着美国金融命脉。

尽管今天美联储被称作“全球央行的央行”,直接引导着全世界的经济走向,美国的银行体系建设却落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,直接导致了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期反复出现的金融危机。

在美联储建立之前,经过政府认证的“国家银行”(也就是商业银行)都可以按照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数量发行相应的货币。这种模式既没有弹性调整的空间,也没有强有力的监管。一旦某个环节发生差错,就会很快演变成大范围的恐慌。

美联储就诞生于一场金融风暴中。1907年,一家名叫联合铜业的公司股票操纵失败引发连锁反应,导致银行挤兑、股市暴跌、企业破产,恐慌情绪席卷全国。向来对银行系统奉行不干预原则的美国政府束手无策,最终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亨约翰·摩根(J.P.Morgan)靠着个人威望和雄厚财力稳住局势。这次事件也让美国的政客、银行家和经济学家们意识到,美国金融系统缺乏一个能够在关键时刻排兵布阵的“指挥官”。

经过6年的拉锯,1913年,威尔逊政府推动《联邦储备法案》在国会以绝对优势通过,第一代美联储正式成立。这时距离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成立已经过去了超过200年。

美国银行体系的滞后很大一部分来自曾经作为被殖民者的焦虑,美国人因此极度抗拒金融上的“集权”,建国初期两次建立中央银行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。但南北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旧分层式金融体系已经无法满足20世纪快速成长的工业和商业经济的要求,现实不断催促着改革。

折中之下,美联储采用了与美国 政治体制类似的“联邦制”,由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储备银行组成伞状结构,其核心思想就是制衡,避免倾向政府或私人利益。联储理事的任期也比美国总统长得多,通常每位总统任内只能任命1-2位理事。

政府通过任命储备委员会成员行使影响力;而私营部门则通过持有储备银行股份发挥作用。用美联储的缔造者之一、参议员卡特·格拉斯 (Carter Glass) 的说法,比照联邦制的构成,“地区银行是各州,而联邦储备委员会是国会”。

但绝对的平衡并不存在,美联储也一直存在于争议之中。从它诞生之日起,就有阴谋论者指责其为“银行卡特尔”,更多批评者说它赋予商业银行过多权力。2018年底,一份关于纽约联储持股名单的报告引发轩然大波,花旗银行占42.8%、摩根大通占29.5%。虽然无论持股多少,每一家商业银行在地区联储董事会选举中都只有一票,但股份的集中度之高依然引起外界的担忧。

在权力的博弈中,美联储的独立性依然是一个长久的话题。

美联储的使命就是调节货币供应量,保持物价稳定和实现就业最大化。美元上印着的“Federal Reserve note”(联邦储备兑换券)字样标志着美联储的货币发行权,因此它也被戏称为美元“印钞机”。

降息,简单理解就是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。当经济增长过缓或通胀水平过低时,美联储可以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发展。美联储的低利率会传导至其他各种利率,进而刺激房产购置、建筑施工和企业投资等。低利率会创造更多的需求、消费以及投资,从而拉动经济增长。

美联储降息的出发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预防式和纾困式。预防式降息是在尚未发生明显的经济问题,但存在潜在风险时采取的货币政策,其主要目标是通过降息来提振信心和促进投资,以防范未来的经济衰退风险;纾困式降息是在经济出现明显衰退、金融危机或其他不利因素导致经济急剧下滑时采取的货币政策,其主要目标是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活动和稳定金融市场,以应对已发生的经济衰退风险。

如潮汐一般,利率的升降通常也呈现出周期性。20世纪90年代以来,美联储一共经历了8次降息周期。

01 1990-1992年:海湾战争

海湾战争的爆发引发能源危机,石油价格大幅上涨,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压力。美联储从1990年7月至1992年4月降息18次,累计降息525个基点。

02 1995-1996年:中期调整

在1994-1995年的紧缩周期后美国失业率上行,为了防止经济进一步放缓,美联储在1995年和1996年累计降息75个基点,此轮降息也是降幅最小的一次。

03 1998年:亚洲金融危机

1997年7月,亚洲金融危机爆发,为预防全球市场波动带来的恐慌情绪和经济放缓,美联储在1998年9月至11月期间连续降息,联邦基金利率从5.50%降到4.75%,为经济注入了额外的增长动力。

04 2001-2003年:互联网泡沫破裂和“9·11”事件

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,股市崩盘蔓延至实体经济,后续又受“9·11”事件影响,使金融市场波动剧烈,信心大幅下滑,导致企业投资疲软,失业率持续上升。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降息13次,累计降息550个基点。

05 2007-2008年:次贷危机

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打击,失业率急剧上升,通货紧缩风险突出。为应对经济衰退风险,美联储在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降息10次,累计降息525个基点。2010年起,美国GDP增速逐渐恢复。

06 2019年:中期调整

2019年8月,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,美联储启动降息周期,年内累计降息4次,共100个基点。这也是和此轮降息情况最为相似的一次。

07 2020年:应对疫情

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,大规模的经济封锁和停工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,消费需求急剧下降,失业率飙升,经济活动大幅减弱。同年3月,美联储连续降息两次,累计降息150个基点。

08 第8轮降息周期刚刚开始,市场预计今年还有两次降息。至于宏观政策如何传导到每一个个体,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具体影响,还要等时间给出答案。

[1] [美]罗杰·洛温斯坦著,《美联储的诞生》[M]. 习辉,姜晓芳译. 杭州:浙江大学出版社, 2017.

[2] [美]默里·罗斯巴德著,《银行的秘密》[M]. 李文浩,钟帅等译. 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 2011.

[3] [美]本·伯南克著,《金融的本质:伯南克四讲美联储》[M]. 巴曙松,陈剑译. 北京:中信出版社, 2014.

[4] 《美联储4年来首次降息,对全球市场影响有多大》,新京报,2024-09-19.

美联储

即“美国联邦储备系统”,包括“联邦储备委员会”(Federal Reserve Board)和12个地区储备银行,负责履行美国中央银行职责的机构。1913年成立。主要的职能是负责制定实施有关的货币政策,对银行机构实施监管,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,为美国政府提供金融服务。该委员会由7名成员组成(其中主席和副主席各1名,委员5名),须由美国总统提名,经美国国会上院之参议院批准方可上任,任期为14年(主席和副主席任期为4年,可连任)。根据1913年国会通过的《联邦储备法》,将全美国划分成12个储备区,每区设立一个联邦储备银行分行。美联储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与政府之间的独立性,根据建立美联储的法律规定,无论是联邦政府的立法机构,还是执行机关都不得对美联储进行控制。

基础利率(base interest rate)

亦称“基准利率”。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。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。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,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,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,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,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,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为参考。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,基准利率必须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,而且不仅反映实际市场供求状况,还要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。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、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,它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。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,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所发出的调控信号,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。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传统上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。但也有例外,如英国的基准利率是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,美国的基准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。

基点(basis point)

债券和票据利率改变量的度量单位。一个基点被定义为0.0001,即0.01%。因此,100个基点相当于1% 。如收益率从9%变成10% ,代表收益率发生了100个基点的变化。市场参与者通常用基点而不是百分比来度量收益率的变化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复旦商业知识”(ID:BKfudan),作者:肖恩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
推荐文章
友情链接